天下三分明月夜是唐代徐凝《忆扬州》中的一句诗,这首诗诗人极写扬州明月,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,与标题吻合无间,使诗歌产生让人惊叹的艺术成效。
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的意思是?
这两句诗句并不完整,完整的诗句是: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
这两句诗的意思是: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,可爱的扬洲啊,你居然占去了二分。
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的全诗:
《忆扬州》
作者:徐凝〔唐代〕
萧娘脸薄难胜泪,桃叶眉尖易觉愁。
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
《忆扬州》全诗译文:
少女姣媚的面庞遮掩不住相思离别眼泪,桃叶眉上所挂的一点哀愁也容易让人知道。
假如天下最好看的的明月之夜分为三份,那两份毫无疑义就是在扬州。
《忆扬州》写作背景:
徐凝虽然一生未曾中举,但他并非一个没上进心的士人。长庆三年(823),他曾至杭州谒见白居易,期望得到州试的首荐。与他角逐的人是另一位诗人张祜。结果,徐凝以一联“今古长如白练飞,一条界破青山色”(《庐山瀑布》)获得首荐。但他与张祜两人在进士考试中都铩羽而归。如此一位能写出这样新奇意境的诗人,自然更不是老成持重之辈。他曾到扬州,那个唐朝中后期最为繁盛的都市,并在那里产生过一段感情。这段感情在他此后回忆起来,还是那样的漂亮。于是,就有了这首《忆扬州》。
《忆扬州》全诗赏析:
诗歌的前两句已经表达出了诗人怀人的主题。“萧娘脸薄难胜泪,桃叶眉尖易觉愁”,其实表达的是少女的离愁别恨。姣媚的脸颊,也遮不住相思离别的眼泪。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的哀愁,比较容易叫人一下子就能知道到。
诗歌当中的“萧娘”是当时的一种称谓。诗歌当中,男子所爱恋的女子就称之为“萧娘”,而女子锁链的男子一般称为“萧郎”。“桃叶”一方面指代女子的桃叶眉,其实也借用了王献之一个名叫桃叶的小妾的典故。王献之很喜欢她,借以指代诗人对此的一个男女朋友的喜欢。
所以前两句就已经把这首古诗的主题表达了出来。他回忆扬州,第一想到的是和此地男女朋友分手时的依依不舍,愈加表达源于己思念对有情人的一种思念。
而后的两句,是在如此一个基础上呈现出来的。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”,他写扬州晚上的明月,说明扬州留给他的更多的印象,是在晚上。只有在晚上的时候,他才能流连那些风月场合,久久不舍得离去,也才能和他所爱恋着的人厮守在一块,缠绵不已。
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两句唐诗,其中的“无赖”是重要。
虽然“无赖”这个词在今天多有贬义,多表达一种蛮不讲理,狡诈刁蛮的品性。但不少人在讨论这首诗歌的时候,并没采取这个意义,而是使用的可爱的意思。
使用这个意思当然也有足够的论据的。杜甫《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》有“韦曲花无赖,家家恼杀人”句,本意是可爱,反说它无赖,无赖正是爱护的反话。陆游诗:“江水不胜绿,梅花无赖香。”也有可爱、可喜意。